普通话发音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舌头位置
舌头卷翘起来,使舌尖背面碰到上颚的中部,不要贴得太多。在朗读或说话时,舌头卷翘到合适的位置,放松后发音,习惯成自然。舌尖上顶天平,嘴角上扬,呈微笑状。
呼吸控制
深吸气,呼出匀,以气带声。运用气息时,要保持饱满的气息,呼吸要深入、持久,随时保持一定的呼吸压力。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深吸缓呼的练习,最好在练习说话时先站起来,容易寻找到呼吸状态。坐的话,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倾。
口腔共鸣
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象金鱼吐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者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降低喉头的位置: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
打牙关:打开上下大牙齿,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
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
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
声母发音
双唇音(b, p, m):双唇紧闭或轻触,气流经口腔或鼻腔破出。
唇齿音(f):上门牙轻接触下嘴唇的边缘,气流从唇齿间摩擦而出。
舌尖音(d, t, n, l):舌尖抵住或轻触上齿龈、门牙后的上牙床,气流冲出。
舌根音(g, k, h):舌根抵住软颚或接近软颚,气流从中间或窄缝中摩擦而出。
舌面音(j, q, x):舌尖下垂或向上隆起,贴紧硬颚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而出。
韵母发音
a(啊):嘴巴张大,舌位最低,舌身后部微微隆起。
o(喔):嘴巴圆圆,舌身略向后缩,舌身后部稍微隆起。
e(鹅):嘴巴扁扁,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
i(衣):牙齿对齐,口形扁平,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稍微隆起。
u(乌):嘴巴尖尖,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向后缩。
ü(鱼):发音与i基本相同,舌尖抵住下齿背只是嘴唇撮成圆形,略向前突出。
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注意声调的准确发音,尤其是上声的变调。
通过以上技巧的练习和掌握,可以显著提高普通话的发音质量。建议多听多看新闻联播以及中央台的新闻节目,在听中学习,同时多练习绕口令,纠正方音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