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简介

时间:2025-03-26 21:26:07 计算机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瑰宝,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编撰,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基本信息

体例与地位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体例,将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占主体。 作为“二十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篇幅与字数

共130篇,约52万字,全部刻写在竹简和木简上。

二、内容结构

本纪(12篇)

记载帝王历史,如《五帝本纪》《秦始皇本纪》《汉武帝本纪》等,以年代顺序展现重大事件。

世家(30篇)

专注诸侯国和贵族家族,例如《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展现政治传承与家族兴衰。

列传(70篇)

记录各阶层人物,包括名臣(如屈原)、学者(如董仲舒)、侠客(如荆轲)等。

(10篇)

以表格形式梳理历史脉络,如《六国年表》帮助理解战国纷争。

(8篇)

专题论述典章制度,涵盖礼乐、天文、水利等,如《礼书》《河渠书》。

三、历史价值

史学创新

打破编年体传统,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方式影响后世正史(如《汉书》《后汉书》)。

文学成就

语言生动,塑造了项羽、荆轲等经典形象,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

思想深度

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探讨历史规律与人物作用。

四、史料与影响

史料来源:

综合古书、档案、见闻及游历记录,前半部分(春秋战国)较简略,汉代部分详实。

后世影响:成为研究先秦至汉初历史的核心文献,历代正史均沿用纪传体体裁。

《史记》不仅是历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兼具史学与文学的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