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净水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膜分离技术,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大部分无机盐、有机物以及细菌、病毒等无法透过反渗透膜,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具体来说,反渗透净水机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预处理:
水从水源进入反渗透净水机后,首先经过滤芯预处理,去除较大的悬浮颗粒、泥沙、有机物以及异味物质。
增压:
经过预处理后的水进入压力泵,通过增压泵的作用,将水压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以便通过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分离:
经过增压后的水进入反渗透膜阶段。反渗透膜是一种特殊的过滤膜,其孔径非常小,只有纳米级别,能够有效地分离水中的溶解物质、离子和微生物。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反渗透膜的微孔,而其他有害物质则被阻挡在膜外。
净水排放和浓水回收:
在反渗透膜作用下,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膜的微孔进入膜内,成为“净水”,而另一部分则被留在膜外,形成“浓水”。为了节水和能源的高效利用,通常会将浓水重新引入压力泵进行二次增压,并再次进入反渗透膜,实现浓水的回收利用。
净水储存:
通过反渗透膜分离后的净水,经过一系列管道和净水箱输送和存储,供日常生活和饮用使用。
反渗透膜上的孔径只有0.0001微米,而病毒的直径一般有0.02-0.4微米,普通细菌的直径有0.4-1微米,因此反渗透净水机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小颗粒,提供高纯度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