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本身并不一定犯法,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跨境电商活动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跨境电商经营者依法办理了相关的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手续,按照国家规定的进出口监管要求进行操作,如如实申报商品信息、缴纳相应税费等,那么其行为是合法的。然而,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则可能构成违法:
未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如未取得相关资质擅自开展进出口贸易。通过虚假申报等手段逃避海关监管,偷逃税款:
如“推单”和“刷单”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伴随着伪报品名、数量和价格等行为,影响海关的监管。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
如销售无中文标签、非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的奶粉保健品等产品。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如提供虚假信息或欺诈消费者。
未经许可从事跨境电商业务:
未取得相关资质擅自开展进出口贸易。
逃避海关监管,走私物品入境或出境:
如走私行为。
总之,跨境电商只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运营,履行相应的义务,就是合法的。但如果违反法律法规,就可能面临罚款、吊销执照、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等后果。
建议
跨境电商企业应严格依法经营,确保自身行为的合法性,以避免面临法律风险。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登记备案、依法纳税、保障消费者权益等。
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跨境电商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企业需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以避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