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电子商务执法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加强电商平台监管
建立健全电商平台监管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商品,特别是涉及食品安全的商品。
督促电商平台严格采取技术手段审核商家资质和商品信息。
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对销售伪劣产品等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形成有效震慑力。
执法部门应根据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及侵权程度严厉查处,涉及刑事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为监管部门提供线索和证据,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浓厚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加强对商家的宣传教育,引导商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建立协同保护机制
建立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和行政机关的双重保护作用。
通过数据共享和适当介入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实现直接监管和主动监管。
完善行政执法机制
设立网上专门执法机构,搭建被侵权人与行政机关直接沟通的便捷平台,完善针对电子商务市场的行政执法机制,覆盖从市场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
制定《社交电商管理办法》
由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商务委,制定《社交电商管理办法》,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
推动专利保护协作系统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出资开发统一的网络专利侵权纠纷协作处理平台,逐步建成电子商务领域专利保护协作系统,实现案件数据交互的技术对接。
这些建议旨在通过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协同保护机制、完善行政执法机制以及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来提升电子商务执法的效率和效果,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