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基础计算机实操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组织和管理
固定机位:教师在第一节实践课开始就固定学生的机位并登记在册,以后每一节课都安排在同一台机器前上课,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有利于教师对机房设施的管理。
分组操作: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可以轮换操作,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同时便于教师的管理和辅导。
计划和提纲
完善的教学计划:上机实践课要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包括章节名称、课时数、上课时间、地点、班级、学生需掌握、理解或熟悉的知识点,还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环境、对技能的掌握要求等。
实践提纲:每一次上机实践都要有实践提纲,实践提纲应包括实践题目、实践目的、实践要求、实践内容、实践步骤及注意事项、实践思考题等。实践提纲必须和实践计划一起编制,两者协调一致。
严格管理
使用外来存储器:严格控制学生使用外来的移动存储器,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病毒传播和保证计算机安全。
机房秩序:监督学生在机房内保持良好的秩序,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
激发兴趣
精心导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好3-5分钟左右能强烈吸引学生关注的导入环节,如展示精彩作品、情境设置、引起思考的挑战性问题等。
利用兴趣点: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技术进行引导,如展示有趣的鼠标小游戏、漂亮的学生作品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讲多练
教师演示:教师应进行精讲多练,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演示操作步骤,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
任务教学法
设计任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任务,任务应具有实际意义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紧跟技术发展趋势
更新教学内容: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最新的,能够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
使用最新技术: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最新的技术和工具,让学生接触并掌握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组织和安排,可以有效地提高基础计算机实操课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