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访问网页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域名解析
当我们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一个网址(例如:www.example.com)时,浏览器首先需要将这个域名解析成对应的IP地址。
浏览器首先会检查自己的DNS缓存,看是否已经缓存了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如果缓存中没有找到,浏览器会向本地配置的DNS服务器(通常是路由器)发出查询请求。
如果本地DNS服务器也无法解析该域名,它会继续向上级DNS服务器(如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查询,直到找到对应的IP地址为止。
建立TCP连接
一旦浏览器获得了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它就会使用HTTP协议向该地址发送一个TCP连接请求。
TCP协议会进行三次握手来确保双方都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建立一条安全的通信通道。
发送HTTP请求
在TCP连接建立后,浏览器会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报文。
请求报文中包含了请求的方法(如GET或POST)、请求的URL、HTTP版本以及可能的请求头信息。
服务器处理请求
服务器收到HTTP请求后,会解析请求报文,获取请求的方法和URL。
服务器会在自己的文件系统中查找请求的资源(如HTML文件、图片等)。
如果找到了请求的资源,服务器会将这些资源封装成HTTP响应报文,并发送回客户端。
接收HTTP响应
浏览器接收到服务器的HTTP响应报文后,会解析响应报文,获取响应的状态码和资源内容。
如果状态码是200,表示请求成功,浏览器会将响应的资源(如HTML文件)显示在屏幕上。
如果状态码是其他值(如404表示未找到),浏览器会显示相应的错误信息。
关闭TCP连接
数据传输完成后,浏览器和服务器会关闭TCP连接。
关闭连接的过程也遵循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协议。
通过以上步骤,计算机就能够访问网页并获取所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