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严格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设备
正确开关机:教育学生如何安全地关闭计算机,强调在Windows中看到“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信息时才能关闭电源,以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和保护数据安全。
禁止随意更改软件程序:强调学生不得任意更改非自己的计算机程序,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禁止学生在机房内乱扔纸片、乱放文具、吃东西等,以保持机房整洁。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展现出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如不在机房内带零食、不乱扔垃圾、不随意开关机等。
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自觉抵御不良信息,如正确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抵制黄色网站等不良信息的影响。
结合教材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知识的讲授或上机训练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教育。
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创造和谐良好的计算机教学氛围
教师要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书籍等方式提高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不仅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能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