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容积的计算需根据使用人数、粪便产生量及发酵周期综合确定,具体规范如下:
一、容积组成与计算公式
污水部分容积(V₁) 计算公式:
$$V₁ = \frac{24 \times 1000 \times \alpha \times N \times T}{(1.00 - b) \times K \times 1.2}$$
- 参数说明:
- $N$:使用人数(人)
- $T$:停留时间(天)(如30天)
- $\alpha$:每人每天粪尿排泄量(kg/d),一般取3.5kg/d
- $b$:污泥含水率(%),新鲜污泥95%,发酵后90%
- $K$:经验系数,取1.2
污泥部分容积(V₂)
计算公式:
$$V₂ = \frac{24 \times 1000 \times \alpha \times N \times T}{(1.00 - c) \times K \times 1.2}$$
- 参数说明: - $c$:污泥含水率(%) 总有效容积(V)
$$V = V₁ + V₂$$
二、设计规范与参考标准
容积范围
- 小型化粪池: 2-5立方米(如1.5m×1.2m×1.2m) - 常规化粪池
- 大型化粪池:超过50立方米(如G10-40SQF规格为40立方米)
实际选型建议 - 计算结果需增加15%-25%余量,便于施工和清洗
- 根据粪便产生量、使用场景(如住宅/工业)及当地排水标准调整参数
三、示例计算
案例:
100人规模化粪池
参数:$N=100$,$T=30$天,$\alpha=3.5$kg/d,$b=95\%$,$c=90\%$,$K=1.2$
污水部分容积:$V₁=11$立方米(已给出)
污泥部分容积:$V₂=8.4$立方米
总容积:$V=11+8.4=19.4$立方米(实际选型建议为22-25立方米)
四、其他注意事项
材质选择:推荐使用玻璃钢化粪池,具有耐腐蚀、防渗漏特点
清掏周期:一般12个月清掏一次,具体根据使用情况调整
当地标准:不同地区有具体规范,建议参考《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规范》
通过合理计算与选型,可确保化粪池满足处理需求并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