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剂是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防腐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化学防腐剂
酸型防腐剂 - 苯甲酸及其盐类:
亲油性较强,易穿透细胞膜,干扰氨基酸吸收和代谢,适用于酸性环境(如饮料、酱油)。
- 山梨酸及其盐类:通过抑制微生物脱氢酶活性,毒性低,对霉菌、酵母菌效果显著,适合pH值5-6的食品(如面包、糕点)。
-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广谱防腐剂,抑制细菌、霉菌、酵母菌,稳定性好,用于腐乳、酱菜等。
酯型防腐剂 -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酯):
抗菌作用强,对霉菌、酵母和细菌均有效,但水溶性差,多用于化妆品、药品。
合成抗氧化剂
- 抗坏血酸钠(维生素C): 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常用于果汁、饮料等。非营养性防腐剂
- 磷酸盐、酒石酸盐: 主要用于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制剂,通过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生长。 二、生物防腐剂 乳酸链球菌素
溶菌酶:分解细菌细胞壁,适用于酱制品、肉制品等。
三、其他类型
天然防腐剂:如茶多酚、黄原胶,毒性低且环保,但防腐效果较弱。
混合型防腐剂:如苯氧乙醇+苯甲酸,协同作用提升防腐效果。
四、特殊场景防腐剂
PCR试剂:使用硫柳汞(含汞)、叠氮化钠等,需注意毒性风险。
总结
防腐剂种类繁多,选择需结合食品特性、保质期要求及安全性。中国批准使用的防腐剂均经安全性评估,但需遵循使用范围和限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