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鉴别是收藏和选购中的重要环节,综合多权威资料,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判断:
一、坑口特征
四大名砚归属
端砚分为老坑、麻子坑、坑仔岩三大名坑,石质最佳。老坑以石玉著称,麻子坑有天青冻特征,坑仔岩则以紫中带赤见长。
新坑与枯竭坑鉴别
部分新开发坑洞(如沙浦石)或因塌方淤塞无开采价值的坑洞,需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
二、石质与手感
触感
上品端砚石质细腻滑润,如婴儿肌肤,无蜡痕迹(成品可能被上蜡掩盖,需通过砚堂和砚池感受)。
声音
敲击时发出泥木声或木声为佳,属端溪水系;金属声(如当当响)则可能来自斧柯东,石质较差。
重量与滋润感
端石质地适中,手感滋润不枯燥。若感觉过轻或过重,可能是伪品。
三、视觉特征
石色
紫中带蓝为最佳,次选紫带青、紫带赤。不同坑种存在差异,需对比其他坑石观察。
石眼
鸲鹆眼(十圈同心圆包裹)最珍贵,石眼圆大且眼晕多;麻子坑以鸲鹆眼为主,坑仔岩较少见。
纹眼特征
麻子坑纹眼右斜生长,坑仔岩纹眼相对规则,老坑纹眼较少且色泽较浅。
四、工艺与附加特征
雕刻
浅浮雕较耐用,雕刻线条流畅、布局合理为佳。高浮雕或精细工笔画需结合材质判断。
洗墨痕
通过清水洗去墨痕,观察是否自然,可判断是否经过修复。
铭文与工艺
正品端砚多刻有山水、人物等图案,工艺精湛,字体清晰。
五、综合判断
鉴别端砚需结合多方面特征,优先选择老坑石质,再通过触感、声音、视觉等细节验证。新坑或工艺粗糙的端砚需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