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指南:
一、准备工作
数据收集 - 收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相关会计科目明细,确保数据准确完整。
- 特殊业务需调整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如保理、外币结算)。
工具准备
- 使用Excel建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个工作表,确保数据源关联。
二、编制步骤
1. 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额 - 本期减少额
期末余额需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科目获取。
2. 编制主表
经营活动现金流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支付给职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等。
投资活动现金流
涵盖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处置固定资产等现金流入,以及购建固定资产、支付股利等现金流出。
筹资活动现金流
包括吸收投资、借款、偿还债务、分配股利等现金流动。
3. 填写与核对
先填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再通过公式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
$$
\text{经营活动现金流} = \text{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text{投资活动现金流} - \text{筹资活动现金流}
$$
核对净利润调整项(如折旧、应付账款变动)后,验证计算结果。
三、注意事项
分类原则
- 明确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避免混淆(如利息收入/支出需根据性质判断)。
净额与总额的平衡
- 优先以总额反映现金流,仅对小额项目(如固定资产处置)采用净额列示。
数据准确性
- 仔细核对原始凭证,区分付现成本与非付现成本,使用辅助核算工具提高效率。
四、示例公式(部分)
经营活动现金流: $$ \text{销售商品/劳务收到的现金} = \text{营业收入} + \text{应交税费} - \text{应收账款变动} + \text{预收账款变动} - \text{坏账准备}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text{购建固定资产的现金流出} = \text{营业成本} + \text{应交税费} - \text{应付账款变动} + \text{预付账款变动}
$$
五、常见问题处理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调整:需扣除保理、预收/预付账款变动及坏账准备。
外币业务:按汇率换算为记账本位币后填列。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规范编制现金流量表,准确反映企业现金流动状况。建议每月定期编制并分析,辅助财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