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时间:2025-03-29 19:31:29 计算机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点和运作机制如下:

一、制度概述

合并背景

城居保于2014年2月由国务院主导合并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形成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覆盖范围

适用于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

二、缴费与待遇

缴费标准

设有12个档次(每年100-2000元),具体档次由各省根据经济水平调整,最高档不超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缴费额。

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

待遇构成

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基础养老金:

每月固定金额(如55元),缴费满15年后每多缴1年增加1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包括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及利息,计算公式为: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个人账户总额}}{139}

$$

其中个人账户总额=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利息。

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其他基本养老保障待遇。

三、政策特点

政府补贴与个人责任

基础养老金由政府主导,个人缴费仅占较小比例(如8%-12%),体现“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原则。

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

城居保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行,但待遇水平较低,主要作为补充。

四、参保方式

需通过当地社保局办理参保登记,提交身份证、银行卡等材料,缴费后按月领取待遇。

五、发展现状

截至202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城居保全覆盖,但具体缴费档次和待遇标准仍存在地区差异。

以上信息综合了政策文件及权威平台数据,确保准确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