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小麦的步骤如下:
选择适宜地区
小麦适宜在水浇条件好、地力基础强的地块种植。应选择耕层深厚、肥力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
精细整地
播前要有适宜的土壤墒情,墒情不足时应先造墒再起垄。如农时紧,也可播种后再顺垄沟浇水。起垄前深松土壤20-30厘米,耙平后再起垄。
合理确定垄幅
对于中等肥力的地块,垄宽以70-80厘米为宜,垄高13-15厘米,垄上种3行小麦,小行距为15厘米,大行距为50厘米,平均行距为26.7厘米。
选用配套垄作机械
用小麦专用起垄、播种一体化机械,起垄与播种作业一次完成,以提高起垄质量和播种质量。
合理选择良种
应选择分蘖成穗率高、多穗型品种,用精播机播种。
加强冬前及春季肥水管理
适时浇好冬水,干旱年份要注意苗期和春季及时浇水,以防受旱和冻害。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注意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垄作小麦有利于有效控制杂草,且植株发病率和病虫害较传统平作轻。
适时收获,秸秆还田
垄作小麦可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套种玉米的地块应注意保护玉米幼苗。
垄作与免耕覆盖相结合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结合免耕覆盖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精选良种
去掉小粒、秕粒和杂质,选留大粒饱满的种子播种,既节约用种,又有利于培育壮苗。
土壤和施肥处理
有效处理土壤,尽量每季度都通过机械方式深度耕种处理,增强土地保水保肥效果。根据土壤综合肥力状况制定施肥方案,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
适期播种
冬小麦一般在9月到10月份播种,春小麦在春节后播种。播种量根据每亩地的小麦产量和种子的千粒重等因素计算,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
播后镇压
播种后镇压可增强土壤与种子的密接程度,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推广播后二次镇压,使用专用镇压器。
田间管理
播种后及时喷洒杀虫剂,降低病毒病危害。注重追肥,确保肥力充足。采用“一喷三防”技术预防病虫害。
及时收获
小麦成熟后应及时进行收获,避免因天气等原因造成损失。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种植小麦,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