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施工准备
现场垫层已施工完成并具备上人放线条件。
基础降水措施已到位,保证地下水位低于作业面以下。
机械设备准备,包括砂轮切割机、电焊机、空压机、电锤等;主要工具包括泵车、混凝土振捣棒、手锤、凿子等。
钢筋及模板施工
后浇带处的底板、池壁内主筋通长绑扎,按设计要求增加加强钢筋。
在后浇带二侧面使用密眼钢丝网作挡板,钢板网呈折线型,与上下层纵向钢筋固定。
后浇带两侧的支撑体系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因为两侧的混凝土不是同时浇筑的。
先浇筑后浇带两侧的壁、板混凝土;待结构混凝土浇筑满足设计要求后再浇筑后浇带内的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前,将两侧混凝土表面凿毛,并清除杂物,再将后浇带内的建筑垃圾清洗干净,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保持后浇带钢筋及混凝土表面湿润,并对两侧混凝土表面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并调整好止水带(在建筑两边的混凝土前已安放好)。
在后浇带四周刷纯水泥浆两遍后,再浇后浇带混凝土。
混凝土的振捣应尽量低于主体混凝土的振捣。
质量控制要点
止水钢板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表面无油污、无断裂、无明显锈蚀;厚度为3mm,宽不小于300mm,弯折30-50cm;采用焊接连接,焊缝应严密饱满,无漏焊,严禁焊穿钢板;安装应注意迎水面方向,不可反向安装;固定按照短钢筋头20-30cm一道设置,保证钢板稳固可靠。
橡胶止水带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宽度不小于50cm,连接采用热压焊接,接头不得设置在转角处;转弯位置应做成圆弧形;并应再用专用钢筋固定,并与底板钢筋绑扎形成稳固。
养护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湿润时间不少于14天,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模。
验收与拆除
后浇带施工完毕且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模板支撑体系。
在地库后浇带未封闭、结构未形成整体前进行结构进行肥槽回填的,应在后浇带内设置刚性传力杆件。
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了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了水分和杂质渗入,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