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散兵游勇阶段(1997-2011年)
郑州跨境电子商务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最初是个别外贸企业借助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中国化工网等跨境B2B平台开展出口商品在线展销、交易协商等业务。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推广,跨境智能支付和物流运送等配套手段逐渐出现并成型。
DX.com(2006年)、兰亭集势(2007年)、阿里速卖通(2009年)等跨境电商B2C平台的崛起,推动了郑州面向海外个人消费者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B2C/C2C业务的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阶段(2012-2015年)
2012年8月,郑州获批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又称E贸易试点),成为拥有跨境保税出口和进口业务资格的首批五个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阶段(2016年至今)
2016年,郑州被批准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一步推动了其跨境电商的发展。
在此阶段,郑州不仅在全国率先探索了“网购保税+线下自提”、“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等新模式,还首创了网购保税1210监管服务模式并在海内外复制推广。
郑州的跨境电商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交易额达到1261亿元,同比增长6.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郑州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政策支持,成为连接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重要节点,推动了本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综上所述,郑州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散兵游勇到成为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再到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并在业务规模、运营模式、监管创新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