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时间:2025-03-27 20:56:16 计算机

关于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综合多个权威文件和案例,可归纳为以下核心内容:

一、总体思路与目标

以打造生态宜居村庄为目标,通过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实现村庄管理规范化和长效化。具体目标包括:

1. 村庄道路、沟河无垃圾积存

2. 房屋周边杂物规范堆放

3. 公共设施完善(如公厕改造)

4. 村民环保意识显著提升

二、重点整治内容

垃圾清理与分类处理

- 清除道路、沟河、房前屋后陈年垃圾,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

- 推广垃圾分类,设置分类收集点。

基础设施改善

- 修整破损道路、桥梁,疏通村内河塘沟渠。

- 改造露天粪坑,推广使用水泥板或石棉瓦覆盖。

- 完善公厕管理,实现道路硬化、水电接通、每日保洁。

生态修复与绿化

- 植树造林,修复河岸生态,打造绿色村庄。

- 推广“六清理三绿化”模式(如清理垃圾、粪污、乱堆乱放,绿化村道、荒地)。

三、实施步骤与保障

宣传发动阶段

- 通过广播、宣传标语、志愿活动等方式,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 建立村民监督机制,鼓励参与村规民约制定。

集中整治阶段

- 按区域划分责任,明确路段长和责任人,开展大扫除、集中清理行动。

- 采用“机关联动、观摩评比”机制,推进整治进度。

长效管理阶段

- 建立常态化保洁队伍,配备专业设备,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 完善管护制度,落实经费保障,防止问题反弹。

四、组织保障与考核机制

层级推进:

市政府抓总负责,建设局督办,乡镇具体落实。

村民主体:尊重民意,通过村规民约明确责任,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依法治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考核评估:定期对整治效果进行评估,对表现突出的村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