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核污水的处理采取综合技术路线,结合国内核电站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核污水处置技术
深海排放 中国部分核电站采用深海排放技术,利用深海强大的水流稀释和扩散作用,降低核废水对环境的影响。该方法需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标准,并通过严格监测确保安全性。
多级处理系统
核废水需经过物理、化学和放射性三级处理:
- 物理处理: 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如沸石、活性炭)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放射性物质; - 化学处理
- 放射性处理:通过辐射降解、放射性沉淀等方式进一步去除残留放射性。
吸附分离法 使用高岭土、沸石等吸附剂分离铯、钴等放射性核素,结合逆渗透、离子交换等技术,提高处理效率。
二、具体应用案例
化学沉淀法:
秦山核电站通过添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再经过滤分离;
离子交换法:岭澳核电站采用特制树脂去除氚等放射性核素;
吸附法: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活性炭吸附氚。
三、高放射性废物管理
对于高放射性核废料(如使用过的燃料棒),中国采取 干式存储技术,将废物封装在钢筒或混凝土容器中,在惰性气体环境中冷却存储。长期处置方案仍在研究中,计划探索深地层处置技术,利用地质屏障隔离放射性物质。
四、监管与标准
中国核废水处理严格遵循国家核安全标准,并接受IAEA监督。所有处理设施需定期进行监测、评估和安全性审查,确保符合国际规范。
综上,中国通过技术升级与规范管理,平衡核废水电处理的安全性与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