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子的由来与典故 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几种较为可信的解释:
唐代官员的装束
在唐代,绿色是最低级的颜色,官吏中品级最低者也是绿色。因此,绿头巾或绿帽子最初是低贱者的装束。唐代李封在当延陵令时,对犯错的吏民不加杖罚,只让他们裹上绿色的头巾以示羞辱。
元朝娼妓家属的装束
到了元朝,青头巾成为娼妓之家男子们的装束,这也就是绿帽子的由来。由于绿色与娼妓有关,后来“绿头巾”专用来指妻子有不贞行为的男人,并演变成了“绿帽子”。
古代卖妻女者的装束
在春秋时期,大街上的卖妻女求食者,头上都要裹着绿色的头巾,表示卑贱。这种装束逐渐与耻辱联系在一起。
汉代馆陶公主的故事
《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馆陶公主中年后寡居,与情夫董偃出双入对。董偃谒见汉武帝时戴的是“绿绩”,这种打扮被视为奴才身份。
民间传说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说有一位美貌的妻子,在丈夫外出时,与街上的卖布郎有了私情。为了掩人耳目,她送给丈夫一顶绿色的帽子,并约定每当丈夫戴着这顶帽子外出时,就是她与卖布郎幽会的信号。
综合以上几种说法,可以得出绿帽子的由来与古代中国的服色制度、社会风气和民间传说密切相关。最初,绿色帽子是低贱者的装束,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妻子不贞行为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