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时间:2025-03-27 10:10:33 计算机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如下:

森林类型多样,树种资源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形成了多种森林类型和丰富的树种资源。从北到南依次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等多种森林类型。中国约有八千余种木本植物,其中乔木树种即达两千余种。

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数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数量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1990年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森林面积居第五位,林木总蓄积列第八位。然而,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0.114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4公顷的17.8%;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为8.622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71.8立方米的12%。

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

无论是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均存在不尽合理的状况。全国各林种面积、蓄积比例不均衡,森林资源结构状况反映了森林资源的特点。

林业用地分布差异大,林地利用率、生产力低:

全国各省(区、市)森林覆盖率分布表显示,林地利用率、生产力低,单位面积蓄积量小,残次林相比重大。现有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减少,宜林地质量好的仅占10%,质量差的多达54%,且2/3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成本投入越来越高,见效也越来越慢。

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自2010年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已经连续10年保持增长态势,目前已经达到了2.2亿公顷左右。

森林质量得到提升:

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森林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从2005年的89.78立方米/公顷增加到2018年的102.28立方米/公顷,年均增长率为1.69%。

森林结构得到优化:

我国森林类型和树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比例逐渐趋于平衡。同时,人工林和次生林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森林覆盖率低:

尽管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有所增加,但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

综上所述,我国森林资源在总量和蓄积量上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低,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林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有待提高。尽管近年来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有所提升,但森林覆盖率低和生态脆弱的问题依然存在。未来,我国仍需继续努力,通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