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至关重要。以下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几个关键方面:
权力的来源
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各级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信任的结果,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服务。
权力的本质
权力是一种奉献,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将掌权用权寓于对人民、事业和社会的奉献之中。同时,权力也是一种约束,必须时刻做到慎权、慎独、慎微,自觉接受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权力的行使
正确行使权力意味着要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领导干部要自觉在法定范围和界限内用权,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确保权力行使不越界、不跨线、不离谱、不出格。
权力与责任
权力意味着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党员干部要忠诚履职尽责,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自我约束
领导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通过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接受监督
权力行使必须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以宽阔的胸怀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确保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坦荡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可以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做到公正、依法、为民、廉洁用权,从而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