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xiá nì,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亲近与亲昵 指关系过于亲近而表现出的亲昵态度,例如:
- 他俩从小一起长大,显得格外狎昵。
不庄重或轻佻
强调因过度亲近而缺乏严肃性,常带有玩弄或轻浮的意味,如:
- 她对长辈的态度过于狎昵,让人不适。
二、词性及用法
作谓语/定语: 例如: > 他生就视若仙侣,惊喜拥入,穷极狎昵; > 她的笑容带着几分狎昵,令人心生好感。 书面与口语
该词多见于文学作品和日常口语中,如《聊斋志异·胡四姐》中的描述。
三、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洪为之魁(形容关系亲密到超越常理)、两女相爱(特指男女间过度亲密)。- 反义词:
正式、庄重、疏离。
四、词源与出处
古典文献:
《东方朔传》记载汉武帝与东方朔“狎暱”,《晋书·桓伊传》描述王道子“狎昵諂邪”。- 诗词运用:
金·庞铸《田器之燕子图》以“朝来暮去益狎昵”表达物我交融的意境。
综上,“狎昵”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既可能表达纯真亲昵,也可能暗含轻浮意味,需通过上下文把握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