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的小楷以“宽绰疏朗”著称,代表作主要包括以下作品:
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游包山集》 - 王宠于1527年将游包山时所作的22首诗抄录为小楷寄给友人补庵居士,被文彭称为“天才妙绝”。该卷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明代中叶小楷的巅峰之作,体现了其“结体宽绰而有余”的艺术风格。
《南华真经》
- 1516年(22岁)创作的《南华真经》小楷,共100余页,字数庞大,展现了王宠22岁便达到的书法造诣。此卷以遒劲笔力、散淡气质著称,是明代小楷的经典范本。
二、其他重要作品
《黄庭经》: 笔画疏朗,古雅空灵,被评价为“尽显书法之精妙绝伦”。 《守耕记》
《竹林七贤》册页:现存于项子京旧藏,未出版,属罕见珍品。
三、艺术特色
王宠小楷融合晋唐风格,既取虞褚之古朴,又创新出横向隶意笔画,形成“萧散之美”的独特风格。其作品常被形容为“如行云流水,透出仙气”,对明代中叶书法发展影响深远。
四、历史评价
明代赵孟頫曾言:“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王宠的《游包山集》正是这一评价的典型代表。后世多认为其小楷成就超越同代文人,有“明代小楷第一”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