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真正原因存在多种说法,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军事考虑
美国军方怀疑南军方的指挥电台可能利用中国驻南使馆的通讯系统指挥南联盟各抵抗部队。
美国情报部门认为中国的一种先进雷达设备可能被安装在使馆地下室,这套设备理论上可以探测到美隐形战机,而科索沃战争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测试这套设备。
美国可能希望通过轰炸来阻止中国人过深介入科索沃战争,并试探中国的反应。
政治考虑
美国想借此机会让中国和南斯拉夫服软,同意北约对科索沃的政治安排的合理性,从而维护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北约通过打击中国影响南联盟和俄罗斯,试探中国的反应,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压制俄罗斯,进一步钳制中国。
情报失误
美国方面给出的解释是“误炸”,但这一解释存在诸多漏洞,如目标定位失误、数据库缺陷和审查程序未能奏效等。
美国可能使用了过时的地图,导致导弹偏离航线,但这一说法缺乏说服力。
技术原因
美国担心尖端军事技术外泄,特别是F-117隐形战机残骸可能被转移至使馆,美方担心这些技术落入敌手。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得出结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并非单一的“误炸”事件,而是有着明确军事和政治目的的行动。美国试图通过这一行动向中国政府施压,并试探中国的立场和反应。尽管美国方面后来称“误炸”,但这一说法并不可信,且存在多处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