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解析

时间:2025-03-26 19:55:01 计算机

“金榜题名”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其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在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后被录取,并将名字题写在金榜上。金榜是古代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录取名单的专用黄榜,因用黄纸书写而得名。

二、历史背景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至清朝末年废除,历时1300多年。这一制度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是古代社会最公开、公平的选官机制。金榜题名作为科举成功的核心标志,象征着对个人学识与能力的官方认可。

三、核心要素

金榜:

特指科举殿试后公布的录取名单,考生通过层层筛选后,名字被题写于金榜以示荣耀。

题名:

在金榜上书写考生姓名,是录取的直接体现。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蟾宫折桂(比喻科举及第)、独占鳌头(原指科举中状元)、名列前茅(泛指成绩优异)。

反义词:名落孙山(指考试未中)。

五、文化内涵

金榜题名不仅是个人仕途的起点,更承载了“光宗耀祖”“实现抱负”的社会价值。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以金榜题名为人生理想,如王定保在《唐摭言》中以金榜题名自勉。

六、衍生用法

现延伸为对各类考试或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赞誉,如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例如:“他连续三年获得数学竞赛冠军,真可谓金榜题名。”。

综上,金榜题名是科举文化的核心符号,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其内涵随着时代演变,仍被广泛用于表彰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