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对微商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微商纳入电子商务经营者范围
《电商法》第二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包括微商从业者、直播卖货、网红卖货等各种通过互联网从事销售商品与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这意味着个人微商不再是“灰色地带”,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规定微商的经营责任
《电商法》第五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义务,承担产品和服务质量责任,并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这些规定将促使微商在销售产品时更加规范,避免销售三无产品。
多级机构共同监管微商
《电商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电子商务的部门职责划分。这意味着对微商的监管将不再局限于单一部门,而是多级机构共同参与治理,从而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电商法》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法律还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评价。
规范微商电商行为
《电商法》对微商电商行业进行了多方面的规范,包括商品质量、价格、服务质量、消费者权益等,旨在使市场环境更加健康,让消费者在购物时拥有更多的保障。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法》通过明确微商的法律地位和经营责任,加强多级机构监管,以及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全面规范了微商的行为,使其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营。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