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字体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字形设计
字体设计师通过手绘或使用设计软件来构思并设计字体的外观和特点。设计师会考虑字体的风格、字重、字距等要素,并创建字体的草图或直接在电脑上设计字稿。
平面字稿扫描
如果设计的是手写字稿,需要将其扫描到电脑上,并通过特殊的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手写字稿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点阵或矢量数据。
数字化拟合
数字化拟合是将扫描进电脑的字体进行“肢解”,将一个汉字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并为每个部分设定参数,使其变成可以被电脑识别和处理的坐标。这个过程是字体制作中最关键的一步。
人工修字
制作人员将数字化后的汉字进行放大和缩小,调整各个部分的大小、长短、胖瘦和方向,使其尽可能接近最初采集的样本,同时保持美观和便于电脑识别。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完成。
质检
完成字体设计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字体的可读性和美观性。质检人员会检查字体的字形、字距、行距等,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设计西文
为已经制作好的汉字配上指定的西文名称,通常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构成,以方便使用者从字库中调用。
整合字库
将所有设计好的汉字、数字和符号整合到一个字库中,确保字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字库中的每个字符都需要符合相应的编码标准,如GB2312、UTF-8等。
测试
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测试字体的显示效果,确保字体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显示和使用。
字体编码和文件制作
最后,将字体数据编码并制成字体文件,常见的字体格式包括TrueType(.ttf)、Embedded OpenType(.eot)和SVG(.svg)。这些文件可以被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读取和显示。
通过以上步骤,计算机字体就制作完成了。用户可以通过字体管理器或手动复制字体文件到系统字体文件夹中来安装和使用这些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