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需要什么技术

时间:2025-01-16 14:58:10 技术杂谈

养鱼需要掌握以下技术:

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足底肥:

在鱼种下塘前,要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水深20厘米时,每亩鱼池用100公斤生石灰带水消毒,杀灭虫害、病菌和微生物,再施腐熟的人畜粪500公斤作底肥。然后蓄水深2~2.5米,待1周后药性消失再放鱼。

合理搭配混养:

为了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和天然饵料,必须按上、中、下水层立体养殖鲢鳙、罗非鱼等“肥水鱼”和草、鲤、鲂鱼等“吃食鱼”。每亩放养“斤两鱼种”1200~1500尾,其中草鱼占40%,鲢鳙占40%,鲤、鲫、鲂、罗非鱼占20%,每亩总放养量达150公斤左右。

投喂配混饲料:

根据鱼类的生理、生活需要,采用麦麸、米糠、豆饼面粉、酒糟、矿物质、维生素和鱼药,制成配(混)合饲料投喂,提高饲养的效率。每年每亩投喂1500公斤。同时,种植黑麦草、苏丹草、打捞细绿萍、浮萍饲养草鱼,每天喂2~3次。

适时巧施追肥,培养天然饵料:

通过追肥培养天然饵料,如种植黑麦草、苏丹草等,以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

水质管理:

水质是鱼类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合理的水质管理可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鱼类生长和繁殖。水质管理技术包括水质检测和监测、鱼类养殖池塘的水质调整、水质处理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等方面。

鱼类病害防治:

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给养殖效益和鱼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病害防治技术包括疾病的诊断和防控、疫苗注射和药物治疗等方面。

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是鱼类养殖最基本的方式。所需的池塘要么是从天坛改建的,要么是人工挖掘的。一般面积都比较小,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池塘的条件应该是自然灌溉,有一定的坡度。要有足够的水,水质必须优良,pH值要在7.5到8.5之间,保证没有对鱼有害的化学物质。池水透明度要在30cm左右;早上9点溶解氧在2mg/L左右,养殖时要经常冲水。一定要排水。排水系统要配套,配备曝气器,池塘要清洗消毒。

庭院养殖和园林栽培:

庭院养殖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庭院中的水鱼类养殖。这种栽培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美化庭院。园林的栽培方式有很多种,如标准池塘栽培、观赏栽培、小规模栽培等。

稻田养植:

稻田养殖是利用稻田水质环境养殖鱼类的综合方式,可以实现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的双丰收。是近年来最火的育种方式之一。

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是一种集约化养殖,也叫密目网箱养殖。在条件和环境优越的较大水面上应用池塘静息技术是实现高产的一种途径。

通过以上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养鱼的成功率和产量,同时保障鱼类的健康生长。